目前分類:研究相機 (16)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上一篇文章講述了亮度與模糊度,這兩個功能主要都是影響「光線」,本篇則主講相片的顏色,就是色彩和對比,色彩和對比極大地影響照片的最終效果。使用創意輔助(Creative Assist),您只須拉一下滑動條,就可以很簡單快速地拍出一張很有特色的照片!(相片提供:Yuji Ogura)

創意輔助-調整對比度

(1) 確保使用「場景智能自動」(Scene Intelligent Auto)模式

「場景智能自動」模式下的模式轉盤

按下LCD液晶屏幕旁邊的[設置]按鈕。
您可能會看到一段訊息。閱讀訊息並選擇[OK]。

 

(2) 選擇「對比度」圖標

創意輔助(對比度)

 

(3) 移動滑塊來調整至您喜歡的對比度設置

創意輔助(對比度)滑動條

向「+」號方向調整會令相片看起來更清晰,而向「-」號方向調整會令相片有更柔和的外觀。

對比度:明暗區域之間的差異

「對比度」指光與暗之間的差異。

當您在Creative Assist模式設置較高的對比度,光區會顯得更明亮,而暗區則會變得更暗,令您的相片更突出,而且看起來更清晰。

超音速蘿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雖然相機拍照的功能強大,可以讓專業的人員拍出很各種很炫麗的照片,但是如果都不懂相機,又想拍出好照片,那就可以參考本篇文章

本文主講創意輔助工具,一種類似於濾鏡但是沒有濾鏡大範圍修改圖片的功能(相片提供:Yuji Ogura)

創意輔助是什麼? 

創意輔助是新而直觀的相機設定方法,功能類似於手機的濾淨,使您拍到理想的照片,即使攝影新手也能做到。

與其忙亂地設定不熟悉的參數,如「f 值」或「曝光補償」等,您倒不如從描述不同效果的選項中做選擇,比如「背景模糊」等。您只需要選擇想要的效果以及調整效果強弱,之後相機就會更改控制有關效果所需的設定,讓您用相機直接拍得更佳的照片!

舉例1:調整亮度

(1) 確保使用「場景智能自動」(Scene Intelligent Auto)模式

「場景智能自動」模式下的模式轉盤

按下LCD液晶屏幕旁邊的[設置]按鈕。
您可能會看到一段訊息。閱讀訊息並選擇[OK]。

 

(2) 選擇「亮度」或其他想要的圖標

 

(3) 左右移動圓圈來達到你想要得到的目的

創意輔助亮度滑動條

超音速蘿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很多時候走在路上有一台相機就可以讓你抓住很多美好的事物,但是有時候相機用得不好,甚至比手機拍出來的還要差,造成這種差異主要就在於相機的自由度比較高,就是拍照的上下限都比較高,關於相片的品質,以下就介紹一個能夠有效幫助提升相片品質的物品,遮光罩

問題1:遮光罩是什麼?

首先介紹外型,遮光罩分為兩種

標準花瓣形遮光罩

圓柱型遮光罩,通常配合遠攝或定焦鏡頭使用

如果您觀察街上使用單反數碼相機或無反光鏡相機的人的鏡頭,您會發現大部份人往往單獨使用鏡頭進行拍攝,而沒有接上遮光罩。當中有些人可能甚至不知道遮光罩的存在,因為它始終不是入門級單反數碼相機和無反光鏡相機套裝的標準配置。然而,鏡頭遮光罩其實非常重要。

遮光罩是附加到鏡頭上的配件,如果以人來比喻,它就像是帽子或頭盔。

我們會因為以下三個原因戴上帽子或頭盔:
1. 避免受猛烈的陽光照射
2. 保護頭部
3. 美觀

相機使用遮光罩的理由也是差不多的,以下介紹三點遮光罩的優點

1.遮光罩會阻擋強光,改善影像質素

這是遮光罩的原始功能。鏡頭由多片凸透鏡或凹透鏡元件的組合組成;初階鏡頭內有約10塊鏡片元件,高階鏡頭有約20塊。

當陽光等強光在拍攝時進入鏡頭,光線會鏡頭元件之間反射,可能會導致令影像質素下降的現象出現,如光暈和重影。

但當您接上遮光罩後,它會作為遮陽板,擋住猛烈的陽光從斜角進入。遮光罩可以排除鏡頭不需要的有害光線,從而令您拍得突出鏡頭完整能力的相片。

超音速蘿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片風格功能,您可以調整色調和對比度,加強主體的魅力和吸引力。

首先介紹相機預設的幾種相片風格 -「自動」「標準」「肖像」「單色」 「精緻細節」

「自動」-色調會自動根據相片場景調整。它在拍攝室外場景風景時尤其有用,因為它會鮮艷地重現綠色、藍色和紅色。

「標準」設定是EOS Digital最基本的色調設定,通常可用於為大部分場景拍下像樣的相片。

「風景」設置旨在為相片加強銳利度和色調。它能帶來具衝擊力的相片效果

「肖像」帶來較柔和的觀感。它會令肌膚有健康的光澤,用於為女士和孩子拍照最理想。

「精緻細節」 較精細的線條和主體的紋理亦能美麗地呈現。

自動

 

標準

超音速蘿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部分情況下相機最少會有以上三種自動對焦模式:

1.單點自動對焦、

2.區域自動對焦

 
3.自動選擇自動對焦

三種都很顧名思義,如果您要在一點上建立焦點,使用單點自動對焦。如果要在一個區域在建立焦點,使用自動選擇自動對焦。兩者之間的情況則應使用區域自動對焦。

一班來說是根據主體尺寸動作

拍攝細小的物件或需要極精確焦點的場景時,使用單點自動對焦。

拍攝動作難以預測的主體時,使用自動選擇自動對焦。

如果要拍攝的照片要顧慮到整張圖片的構圖,區域自動對焦便最合適。

超音速蘿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自動對焦分成三種模式

1.單張自動對焦

2.人工智能伺服自動對焦

3.人工智能自動對焦

單張自動對焦

半按快門按鈕。建立焦點後,相機便會鎖定焦點。適合拍攝靜物,如果物體移動便會失焦。

  

 

人工智能伺服自動對焦

相機會在半按快門時持續建立焦點,因此最適合拍攝不斷移離或移向相機的主體。但不容易建立精細的對焦。

 

人工智能自動對焦

在人工智能自動對焦模式中,相機會根據主體移動或靜止,自動在單張自動對焦及人工智能伺服自動對焦。此模式在拍攝動物或小孩等移動特徵難以預計,上一秒尚在跑動,下一秒就完全靜下來的的主體時非常有用。 此模式比單張自動對焦較難固定構圖 ,它較著重維持焦點。

超音速蘿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建立焦點有兩種方法:

1.自動對焦(AF)

2.手動選擇及調整(MF)

在大部份拍攝場景中,自動對焦都能完成需要的任務,以自動對焦模式拍攝時,「半按」快門按鈕會啟動自動對焦跟自動曝光。建立焦點後,按下快門按鈕即可。

(自動對焦)

 

當主體對焦困難時,可以用手動對焦, 透過觀景器觀察並用手轉動對焦環,由於是即時觀察的,會比機器預設的對焦範圍更符合你要的焦點

(手動對焦)(要對焦的東西是裡面的麵包不是外面的玻璃)

手動對焦的缺點:較花時間

 

通常需要手動對焦的場景: 1.當主體處於非常陰暗的地方 2.場景對比度低 3.或者主體被較近的物件阻擋

 

自動對焦鎖

「自動對焦鎖」拍攝技巧是建立焦點再微調相片構圖的方式。

將已選的AF點對齊主體的任何部分,並半按快門。相機建立焦點後,讓快門按鈕維持半按狀態並微調構圖。完成後,完全按下快門來拍照。

超音速蘿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測光是自動曝光的另一種功能,拍照很多時候都有主體,但是主體的亮度卻不一定跟周圍的亮度很接近,這時候需要應用到測光功能。

相機都有自動曝光(AE)功能,能自動決定相片會有多亮。

自動曝光模式中,當您半按快門按鈕時,相機會自動決定光圈及/或快門速度的數值,從而提供(相機決定的)正確曝光

相機通常設有三種測光模式,1.權衡式測光 2.重點測光 3.中央偏重平均測光

1.權衡式測光

優點:萬用;很少提供錯誤的曝光。
缺點:不太適合某個範圍的亮度與畫面其他部分有很大差距的場景。

在權衡式測光模式中,相機會將畫面分拆為幾個不同區域,量度每個區域的光量,然後分析所得結果來決定最佳曝光。

 

2.重點測光

優點:能將有巨大亮度差異的場景處理得很好。
缺點:由於測量在非常小的區域進行,要好好調整位置

超音速蘿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白平衡校正功能

自動白平衡的6種模式都是在調整紅/藍色調,

如果我們要詳談色調的技術,還有強調紫/綠色調,這些也可以調整,使主體看起來更有吸引力。

要設置白平衡校正功能,先選擇其中一種白平衡預設功能,來固定整張照片的藍/紅色調。

在來,在白平衡校正選單中,沿紫/綠色軸調整色調。藍/紅色調如果調整後看不順眼也可以再調整,隨心所欲。

從「拍攝」選單中,選擇[白平衡偏移/包圍]來顯示如上所示的畫面。將方形標記移至網格上的所需位置。

G:綠色(Green)

A:紅色(Amber)(琥珀色)

M:紫色(Magenta)(洋紅色)

B:藍色(Blue)

 

白平衡校正示例

正常

 

超音速蘿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無論光源如何,我們的大腦會自動校正色偏,使白色物體仍然呈現白色。

但拍照本身不會校正色偏,所以視乎光源,眼睛看到的白色物體所拍攝的照片可能會出現色偏,例如出現紅色或藍色,這時候需要白平衡(WB)。

白平衡功能:

1.讓眼睛看到的白色跟相片拍到的地方同樣是白色
2.幫照片增加一切色偏,讓相片有點主題風格

白平衡(WB)功能執行,確保白色物體在照片中呈白色,不管光源如何。

白平衡有預設6種功能,自動,日光,陰影,陰天,鎢絲燈,日光管

1.自動(AWB):跟肉眼看到的樣子很接近

2.日光:正常白色

3.陰天:偏紅色調(色調較紅較暖)

4.陰影:偏紅色調(色調更紅更暖)

5.鎢絲燈:偏藍色調(色調較冷)

6.日光管:偏藍色調(色調較冷)

拍照可以不一定要跟眼睛看得一樣,可以為他們添加色調增加主題性

超音速蘿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天音速蘿蔔學相機,快樂的人

ISO的作用相當於光圈,高ISO能在低光環境又高快門速度中取得好的曝光

但是提高ISO將會影響相片的影像素質,使畫面出現雜訊

-光圈跟ISO感光度跟快門速度的差別-

光圈:相機閘門開放多開

快門速度:閘門開多久

ISO感光度:光進來相機內部,相機處理器捕捉光的能力高低

應用:

1.暗處的時候可以提高ISO,相機拍的到東西

2.要提高快門速度,把拍攝物體凝住,可以提高ISO

3.手持相機拍攝時因為會手抖,所以希望快門速度快一點時也可以提高ISO

雖然ISO可以增加曝光有好處,但是ISO會影響畫面品質,所以通常還是盡量把ISO調在最低設置,有需要時才調高

下面有三張同樣曝光,但是ISO不同的照片,最右邊的會有白點,就是模糊了

超音速蘿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曝光補償用於改變相機設定的影像正確曝光的亮度

曝光程度取決於主體的反射能力。
如果主體有良好的光線反射能力(主體偏亮),應使用正值曝光補償(向「+」值範圍調整);

如不能良好地反射光線(主體偏暗),便應使用負值曝光補償(向「-」值範圍調整)。

相機有內置曝光計,會根據主體反射的光線量(即「主體反光程度」)決定「正確」曝光度。此過程稱為「測光」。 最常用的測光模式稱為「權衡式測光」。在此模式中,測光系統會將影像分拆成幾個區域,並測量每個區域的亮度來取得平均值。在大部分場景中,權衡式測光對於找出相機決定的正確曝光都很有效。

由於上述, 如果主體色彩為黑色(或接近黑色),大部分相機都會過度曝光,令影像非常光亮。相反,如果主題色彩為白色(或接近白色),大部分相機都會曝光不足,產生陰暗的影像。這是因為白色反光度高(會反射大量光線),而黑色則擁有低反光度(只會反射少量光線)。

 

需要曝光補償的場景

正值(+)曝光補償

背光主體、反光度高的主體(白色或接近白色的色彩)及明亮的場景會產生比肉眼所見較暗的相片。在這些情況下,應使用正值曝光補償。

 

負值(-)曝光補償

超音速蘿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曝光」是指由光圈和快門速度之間的相互作用所決定的影像亮度

光圈和快門速度之間的相互作用舉例

1.光圈較大(f值較小) + 快門速度較快
2.光圈較小(f值較大) + 快門速度較慢

看看下面的例子(3)、(5)、(7)。它們是不同的快門速度和光圈組合的結果。但您可在照片中看到,它們的亮度(曝光)是相同的。

自動曝光(AE)功能

使用自動曝光(AE)時, 曝光 將由相機自動設定 ,不必考慮光圈和快門速度 。 其曝光又稱為「正確曝光」。

其細分為:

「程式自動曝光模式」([P]模式):相機自動設定光圈和快門速度;

「快門先決自動曝光模式」([Tv]模式):您設定快門速度,相機則會為您決定光圈;

「光圈先決自動曝光模式」([Av]模式):您設定光圈,相機則會為您決定快門速度。

曝光補償功能

如果正確曝光不令人滿意,可使用曝光補償進行調整。

想讓正確曝光的影像看起來更昏暗時,可以設定曝光補償為負(「-」)值。如果想影像較明亮,可以設定曝光補償為正(「+」)值。

(上圖表相同曝光之組合)

 

超音速蘿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快門速度有助您在相中「控制」主體的動作

1.較快的快門能「定住」主體的動作。
2.較慢的快門速度會因主體的動作而產生模糊效果。
3.調整快門快慢可以調整進光量。

本文章主要探討快門快慢的效果(1.2點),使用快門先覺自動曝光

1/10秒

1/160秒

1/2500秒

 

照片模糊時分為兩種情形:

「動態模糊」和「相機抖動」

動態模糊在主體動作比快門速度快時出現。在此情況下,由於背景並沒有移動,因此只有主體會顯得模糊。

相機抖動會在手釋放快門時震抖而出現,令整個影像變得模糊。

超音速蘿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焦距範圍(即影像中有多大部分處於對焦範圍中)稱為「景深」。此範圍較小時,稱為「景深較淺」。同樣地,當此範圍較大時,便稱為「景深較深」。

光圈大小與與拍攝物的遠近(焦距)會對應到景深的深淺

焦距:焦距越短,景深越深;焦距越長,景深越淺。 光圈:光圈越小,景深越深;光圈越大,景深越淺。

 淺景深

 深景深

光圈與f值度數之間的關係

攝影師通常把曝光設定稱為「f值度數」,它讓您能調整進入相機的光線量。這些設定又稱為「EV」或曝光值。將光圈提高一度會令進入相機的光線量減半。相反,將光圈下降一度會令進入相機的光線量增加一倍。

 

 

參考文章: https://snapshot.canon-asia.com/taiwan/article/zh/camera-basics-1-aperture

 


超音速蘿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光圈控制了進入鏡頭的光量

- 光圈越大(即f值越低),散景程度越濃。
- 光圈越小(即f值越高),對焦範圍越大(景深)。
- 進入感應器的光線量可透過張開/收窄光圈控制。

光圈大小的數值稱為f值,而標準f值包括f/1.4、f/2、f/2.8、f/4、f/5.6、f/8等。數字部分代表的是分母,1f表示光圈全開,f/2表示光圈開一半,打開光圈會減低f值,收窄光圈則會令提高f值。 

當f值改變時,不但進入相機的光量會隨之而改變,影像的對焦範圍大小亦會改變。f值越低,對焦範圍越小。相反,f值越高,對焦範圍便越大。後者會產生整個背景都十分清晰的相片。

使用最小f值時,便會達到「最大光圈」,這令進入鏡頭的光圈變得最高,您亦因此能獲得最明顯(「最濃厚」)的散景效果。

 f/1.8(上圖)(背景模糊)

 

f/16(上圖)(背景清晰)

文章來源: https://snapshot.canon-asia.com/taiwan/article/zh/camera-basics-1-aperture


超音速蘿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